|
|||||
|
|||||
|
奔涌江河鐫刻不朽豐碑,巍巍大壩見證無上榮光。 1965年,水電七局響應國家“三線建設”號召,毅然入川。薪火相傳“龔嘴精神”,遠播四海“樂成文化”。六十載大道遠行,砥礪出建筑業、投資業、制造業三大主業擎天,水利電力、市政建設、交通工程、房屋建筑、裝備制造、資產運營六大板塊璀璨輝映的新格局。 一座座“國之重器”照亮萬里山河,深沉磅礴的文化力量如江河奔涌,勢不可擋。世界第一高壩如巨龍盤踞大渡河;世界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,117萬塊光伏板將雪域高原鋪展成湛藍海洋;蘇丹尼羅河畔羅塞雷斯大壩劃出25.1公里的銀色長虹…… 熔鑄于血脈的文化基因,既是支撐穿越風雨的精神脊梁,更是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。唯有以先進文化思想為引領,方能在高質量發展的浩蕩航程中把穩方向之舵、鼓滿奮進之帆,駛向更為遼闊的藍色海洋。 山河銘記,與國同行的忠誠本色 水電七局的六十年,是一部與國家同頻共振、在時代洪流中百煉成鋼的壯麗史詩。作為中央在川骨干企業,一代代七局人以世界級工程擦亮中國水電的“國家名片”。“自強不息,勇于超越”的精神和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優”的匠心,鐫刻于山河大地之間,形成獨一無二的文化基因,全力以赴打造讓黨、國家和人民放心、省心、開心的“三心工程”,成就中國“壩”主之名。 “為國擔當”的紅色血脈是文化之基 從響應“三線建設”到肩負“西電東送”,從勇挑能源轉型重擔到借勢“一帶一路”揚帆出海,七局人始終將企業發展置身于民族復興偉業之中。這份紅色基因,鑄就最厚重的政治底色和最崇高的價值追求。無論是汶川大地震搶通生命線的生死時速,還是國際工程突發的驚濤駭浪,“國之大者”的使命感凝聚起無堅不摧的鋼鐵洪流。 四川錦屏一級水電站,305米高的世界最高雙曲拱壩,傲立于“地質條件最復雜、施工環境最惡劣”的深山峽谷,首創“爆刻技術”,巖壁梁開挖精度達毫米級。廣西龍灘水電站,216.5米高的碾壓混凝土重力壩,日澆筑20780立方米、月澆筑31.6萬立方米的紀錄震撼世界,榮膺國際大壩委員會“碾壓混凝土里程碑工程”。集成式創新摘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,引領全球200米級高碾壓混凝土壩發展浪潮。世界首個70萬千瓦全空冷機組成功安裝,刷新國內巨型機組安裝紀錄。 作為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建設主力軍,鏖戰十載,承建左岸導流洞、灌排廊道、引水發電系統、右岸兩臺百萬千瓦發電機組安裝等工程。面對洞群規模空前、地質極其復雜等諸多難題,首次引入液壓爬模澆筑進水塔工藝;自主研發液壓自行式澆筑臺車,澆筑出鏡面效果的廠房巖錨梁;智能灌漿系統、6S標準化管理率先應用;壓力鋼管自動化安裝成套設備成功研制,800兆帕級“航母鋼”制作安裝難題迎刃而解——開創中國水電之最,樹立世界級工程樣板。 在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之際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,表示熱烈祝賀。希望全體建設者和各方面統籌推進白鶴灘水電站后續各項工作,為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,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更大貢獻。 在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EPC楊房溝水電站,“楊房溝速度”創造多個國內首次,工程整體較合同工期提前1年下閘蓄水,提前6個月實現首臺機組并網發電,提前1年實現全部機組投產發電。同樣在雅礱江上,卡拉水電站是對大型水電站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的又一次重要實踐,從前期籌建項目到工程竣工全建設周期采用EPC模式,對水電行業建設管理模式變革再創新,提前10個月實現大江截流,轉入主體工程建設。 所屬夾江水工公司賡續紅色血脈,守護工業遺產,成為中國電建唯一雙入(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、電力工業遺產)名錄的單位。承載深厚的歷史、文化與科技價值,產品遠銷50個國家和地區,見證“中國制造”輝煌歷程。 “敢為人先”的創新銳氣是活力之本 水電工程多隱于高山峽谷、險遠之地。七局人秉承“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忍耐、特別能團結、特別能奉獻”的“五特精神”,以“逢山鑿路、遇水架橋”的英雄氣概,于懸崖峭壁筑起巍峨大壩,向地層深處掘引水長龍。建成大中小型水電站300余座,總裝機容量超過6000萬千瓦。 艱苦卓絕中淬煉的奮斗精神,早已內化為文化的核心特質,成為攻堅克難的不竭動力。國內在建最高雙曲拱壩葉巴灘水電站,創新溫控防裂技術,成就“無裂縫大壩”的行業奇跡;面對“世界最難”錦屏二級隧洞的涌水,以“水不退,人不撤”的鋼鐵意志背水一戰;征服白鶴灘百萬千瓦機組安裝精度極限,追求毫厘不差的極致完美。率先在國內駕馭TBM掘進巨龍,施工效率倍增。 2014年,攀枝花萬家山豎起第一片光伏板。十年彈指,已成驅動發展的擎天柱。2023年,溪古項目“光伏+鄉村振興+旅游+生態治理”的“1+N模式”,實現自主投建營全鏈突破;甘孜清潔能源基地,70萬千瓦光伏矩陣與九龍河水電梯級開發珠聯璧合,“再創一個久隆”已成現實;夾江水工建成3條光伏支架生產線,型材日產能70噸、年產能5萬噸,補齊產業鏈關鍵一環。創新商業模式,中水南能公司應運而生,聚焦清潔能源、綜合能源、節能減排,以集成、智慧、精準的創新技術,引領高效綠色用能新篇。佛山樂從鋼鐵世界、綿陽科技城新型顯示產業園分布式光伏項目相繼并網發電,綠色能量汩汩流淌。 高原之巔的柯拉光伏電站,在海拔4600米的“生命禁區”,光伏板鋪就2000余座足球場的“藍色海洋”,年輸送清潔電力20億千瓦時,成為世界最大綠色能源基地。同年12月,騰格里沙漠中涼州光伏治沙基地崛起,實現生態治理與沙漠生“金”的雙贏。截至2025年上半年,參與建設的新能源總裝機超13625兆瓦。 “精益卓越”的價值追求是立身之要 “建一座工程,樹一座豐碑”是永恒的信仰。從“質量即生命”的樸素箴言,到全面導入卓越績效模式、構建國際一流管理體系,對工程品質、管理效能、安全環保、客戶價值的極致追求從未停歇。 馬來西亞巴貢水電站,中國水電“走出去”的經典傳奇,當205米高的“東南亞三峽”聳立熱帶雨林,水庫總庫容438億立方米,比三峽工程還多47億立方米,裝機容量240萬千瓦。榮獲我國首個海外優質工程金質獎,“中國標準”贏得世界喝彩。 “巴基斯坦三峽”巴沙大壩,272米碾壓混凝土重力壩、450萬千瓦裝機、百億庫容、1710萬立方米碾壓混凝土,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高、規模最大的碾壓混凝土大壩。菲律賓塔納萬光伏,克服熱帶島嶼難題,點亮16萬戶家園,成為文化融合典范。 中國高鐵全產業鏈“走出去”第一單雅萬高鐵,水電七局作為唯一在川參建企業,全線唯一一家涉及鐵路施工土建方面全要素技術專業的承包方,啃下全線控制性工程2號隧道“硬骨頭”。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在現場調研時稱贊“川企鐵軍”。 當下,四川阿壩馬爾康,壩高315米的世界第一高壩雙江口水電站正拔地而起。這座大壩集“超高心墻堆石壩、超大填筑方量、高地應力、高水頭、高邊坡、高寒、深基坑”于一身,壩體填筑總量超過4600萬立方米,居世界同類壩型的第一位,代表全球土石壩技術巔峰。全面應用智能碾壓、攤鋪、溫控技術聯動的智慧大壩平臺,全方位提升填筑效率與品質,創下多項“世界之最”,全球首次在水電水利工程中應用大壩心墻料自動化生產系統;擁有水電最高臨時料場邊坡、水電最大土料場;年填筑量1650萬立方米的世界紀錄,目前正全力沖刺首批機組投產發電。 “精益求精、盡善盡美”的工匠精神,已融入七局文化的肌理,成就6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,11個國家優質工程金獎,5個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,9個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。 大道之行,新時代的文化旗幟 從《增產節約報》的油墨鉛香,到雅萬高鐵的多語種直播盛況;從銹跡斑斑的英文打字機,到“善·良”安全文化的系列文創……水電七局的文化傳承,始終在實體與虛擬、歷史與未來間激蕩奔涌。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,文化思想的力量空前關鍵。需要對積淀的文化瑰寶進行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構建面向未來的先進文化思想體系,融入戰略實踐。 水電七局將緊跟中國電建集團步伐,堅定“水能城數”戰略方向,錨定“十六五”末建成質量效益型現代綜合企業目標,實現“3331”高質量發展遠景宏圖:國內建筑業務占30%,國際建筑業務占30%,資產運營占30%,制造業務占10%。 深入實施“137”高質量發展新路徑:堅持“一個引領”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持黨的領導,加強黨的建設,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,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,矢志建成國際一流、全產業鏈優勢的質量效益型現代綜合企業。深化“三個融入”。黨建融入戰略工作,強化黨委“把方向”核心;黨建融入體制機制,彰顯黨委“管大局”作用;黨建融入中心工作,保障黨委“保落實”效能。構建“七個新格局”。產業發展協調、區域優化協同、訂單優質充裕、管理技術先進、經營質量優異、履約品質過硬、人才結構優化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。 堅持以人為本、科學發展,統籌兼顧、注重實效,大力實施“文化強企”戰略,推進文化鑄魂、立道、塑形、提升四項融合工程,全面落實“三級兩化五統一”要求,凝聚共識,步調一致,堅決貫徹上級黨委決策部署,驅動高質量發展巨輪破浪前行。 旗幟引領,以“國之大者”領航新征程 強化政治引領,校準發展航標。深刻踐行“堅持黨的領導、加強黨的建設是國企‘根’‘魂’”的根本原則。將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政治任務,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燈塔,確保企業航向始終與黨中央指引同頻。將國家重大戰略深度融入企業中長期規劃與年度重點,確保發展與國家脈搏共振。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定位,在履行央企責任中拓展,實現政治、經濟、社會責任有機統一。于“雙碳”目標下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,在“一帶一路”前沿打造中國標準樣板,讓七局建造的每座豐碑都成為新時代強國戰略的堅實基石。 深化戰略共識,凝聚奮進偉力。將打造“國際一流具有全產業鏈優勢的質量效益型現代綜合企業”作為文化宣貫核心。通過系統宣導、浸潤傳播,使“國之大者”情懷與企業發展藍圖深入人心,內化為全體員工的共同信念與行動自覺。讓每位員工深刻領悟“我們是誰”“為何而戰”“去向何方”,激發“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”的內生偉力,將宏偉戰略轉化為全員踐行的壯闊實踐。 執行攻堅,以“硬核實力”鍛造大國重器 踐行文化理念,弘揚價值創造。將“樂成七局 和融世界”理念深植管理實踐:公司層面深化“樂成文化”傳承;二級單位開展“文明工程”創建;一線項目推進“三心工程”打造。選樹先進典型,提升運營效能,爭做愛國敬業、守法經營、創業創新、回報社會的典范。持續強化核心價值理念宣貫,將文化建設融入管理頂層設計與流程,重點在質量文化、安全文化、擔當文化、廉潔文化、誠信文化、責任文化、“盈虧榮辱觀”等方面深耕厚植,拓展內涵,增強滲透。 激發創新活力,驅動技術突破。倡導“只為成功找辦法”的擔當文化與“少虧多賺”的盡責理念,弘揚實干精神,強化成本意識,形成“馬上就辦、辦就辦好”的執行力文化。旗幟鮮明倡導“敢為人先、寬容失敗”的創新生態。設立專項創新基金,完善成果評價、轉化與激勵機制,重獎突出貢獻者。搭建多層次創新平臺,鼓勵跨部門、跨專業“揭榜掛帥”與聯合攻關。舉辦成果展示,營造“人人想創新、人人能創新、人人享創新”的生動局面,讓創新火花處處迸發,創新活力成為最強引擎。 聚焦前沿領域,鍛造核心優勢。圍繞“雙碳”目標,重點投入清潔能源、綠色建造、數字化轉型等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。聚力攻克“卡脖子”難題,鞏固擴大水電、基礎設施等核心領域領先地位。充分發揮科技創新“服務發展拓業務、服務戰略贏市場、服務工程提質效”三大作用,以顛覆性技術與前沿科技鍛造新質生產力,塑造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。 弘揚工匠精神,樹立行業標桿。將“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”的工匠精神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,倡導“數字工匠”“智能工匠”新理念。大力選樹宣傳高技能人才與科技領軍人物事跡,完善技能等級認定與晉升通道,鍛造技藝精湛、思維創新的高素質“七局工匠”軍團。在精密制造、智能建造、精密安裝等領域,樹立行業新標桿,將卓越品質與創新智慧銘刻于每一座建造的世紀豐碑。 精益永恒,以“千秋標準”筑牢生命線 深化卓越績效,向管理要效益。將卓越績效模式精髓全面融入管理各環節。持續推進管理流程標準化、精細化、信息化,向管理要效益、效率、質量。通過卓越運營,持續降本、提效、優化配置,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石。 構建風控體系,護企業行穩致遠。將合規文化、風險意識深植企業基因。健全覆蓋戰略、財務、市場、運營、法律、安全、環保、廉潔等領域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。強化制度剛性執行,運用大數據、AI提升風險預警與智能防控能力。常態化開展合規培訓與警示教育,培育“人人講合規、事事守規矩”的行為自覺。以鐵的制度、鋼的執行、嚴的文化,構筑堅不可摧的“防火墻”與“護城河”。 堅守安全綠色,彰顯央企責任擔當。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。持續推進“善·良”安全文化建設,提升本質安全,推進科技興安,壓實全員責任。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,大力推廣環保工藝、節能設備,最大限度減少環境影響,打造綠色示范標桿。讓安全環保文化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守護員工安康,彰顯可持續發展的央企擔當。 和融天下,以“人類情懷”書寫共同體 踐行人才強企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。篤信“人才是第一資源”,營造“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創造”的濃厚氛圍。構建開放、具競爭力的人才引育用評價機制。加速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,在重大項目率先落實產改部署,“內培外引”并舉,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,加大技師工匠培養宣傳力度;深化政企、校企合作,探索“智能建造+產業工人”培養模式,建立“產教融合”試點。建立健全成熟技能工班長引入機制。暢通管理、技術、技能等多通道發展路徑。關注青年成長,搭建“導師帶徒”、輪崗交流、項目歷練等平臺。打造近悅遠來、人盡其才、才盡其用的人才生態,讓智慧源泉充分涌流。 深化“家”文化,鑄就情感紐帶。將人文關懷融入管理細節。持續改善一線項目生產生活條件,關愛員工身心健康,健全幫扶保障機制,切實解決急難愁盼。加強民主管理,暢通溝通渠道,尊重員工主體地位與首創精神。精心組織文體活動、團隊建設,增強歸屬感與幸福感。 拓展責任外延,塑造品牌美譽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在搶險救災、鄉村振興、社區共建、公益慈善中展現擔當。海外項目秉持“共商共建共享”,尊重當地文化,促進本土化,履行環境與公益責任,講好中國故事。構建與員工、客戶、伙伴、社區、環境和諧共生的責任共同體,提升品牌美譽度與社會影響力,實現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雙贏。 征程如虹,向百年偉業進發 六十年文脈如江,新征程思想如炬。歷史昭示:唯有將“紅色引擎”植入命脈,方能在驚濤駭浪中把穩航向;唯有以“創新利劍”開辟藍海,方能于變局中贏得主動;唯有用“人類情懷”踐行擔當,方能使中國工程成為文明紐帶。 六十年回首沉思,“樂成七局,和融世界”的文化理念已融入血脈。沒有文化的繁榮,就沒有發展的永續;沒有思想的引領,就難有創新的突圍。我們堅信,也必將以行動證明:一個擁有強大文化基因和先進思想引領的水電七局,必將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洪流中,繼續以江河為卷、山川為筆,譜寫無愧歷史、無愧時代、無愧未來的璀璨華章!這條承載光榮與夢想的文化長河、發展之河,必將以更加自信開放的姿態,奔涌向前,匯入人類共建美好未來的壯闊海洋! 水電七局的下一個甲子,必將在文化的璀璨星河中浩蕩前行,以更奪目的光芒,照亮高質量發展的壯麗征程。(中國電建水電七局黨委書記、董事長 張橋) 學習強國:https://www.xuexi.cn/local/normalTemplate.html?itemId=11864838410789299438 精神文明網:https://www.jswmw.com.cn/lljl/202509/t20250925_1371509.html 企業觀察網:https://www.cneo.com.cn/detail89290.html 中國經濟網:http://www.ce.cn/cysc/newmain/yc/jsxw/202509/t20250926_2493283.shtml |
||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
|